|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馬斯克: 華盛頓郵報:馬斯克建黨 面臨6大挑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世界首富馬斯克5日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喊話將代表“80%中間選民”,挑戰他所謂的“一黨專制體制”並“將自由還給人民”,預計最快將在2026年投入選舉。 華盛頓郵報報道,馬斯克如今轉而籌組第三勢力,企圖動搖現行兩黨格局,但建黨之路充滿制度門檻、選民群體分歧與政治現實,恐面臨6大挑戰。 專家認為,馬斯克建黨不過是出於和美國總統川普的恩怨,想借此瓦解川普的政績罷了。


1. 制度障礙

美國總統選舉采取贏者全拿的制度,對第三政黨並不友善。 喬治城大學美國政治學副教授諾爾(Hans Noel)談到,美國缺乏能讓多黨制或第三政黨成功運作的制度性條件。 他說,政黨必須贏得多數,才能有所作為。 不像其他民主國家,可以從小黨起步,先取得20%或30%的選票,然後分配到一些國會席次,進而逐步擴大勢力“。


其次,若馬斯克希望在各州有自家的聯邦候選人,甚至最終推出總統候選人,他的新政黨必須遵守各州取得選票資格的不同規定。

各州與聯邦選舉委員會(FEC)對於新政黨注冊有各自的規則與要求。 各州也有自己的門檻,往往包括居住條件、選民聯署等規定。



杜克大學桑福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麥考克爾(Mac McCorkle)表示,這些選票門檻可能構成艱钜的難題,“要取得選票資格,會需要大量選民連署。 但從另個角度來說,馬斯克可能有足夠資金達成這些要求“。

2. 歷來民意支持有限

美國兩黨體制之外的政治政黨雖然長期存在,但在全國層級的吸引力始終有限。 上一次有非共和或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贏得選舉人票,已是1968年,當時美國獨立黨(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候選人華萊士(George Wallace)贏得南方5個州的選舉人票。


喬治城大學副教授諾爾說,1992年參選美國總統的億萬富翁裴洛(Ross Perot),其實拿到19%的普選票,這是難能可貴的佳績,但因未在任何一州成為選票最多的候選人,最終連1張選舉人票都沒有。

3. 規模和策略

馬斯克鎖定新政黨將投入2026年期中選舉,且先前曾暗示將聚焦有關鍵影響力的少數選區,以左右國會整體組成。 但他至今尚未點名具體的目標選區。


杜克大學教授麥考克爾認為,馬斯克支持的候選人可能無法勝選,但他們可能在選戰中扮演“攪局者與幹擾者”的角色,削弱共和黨候選人的選情。 麥考克爾指出,馬斯克的提名人選可能影響期中選舉結果,尤其屆時“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支持者的投票意願可能下滑”。

另外,麥考克爾提到,馬斯克反對“又大又美”法案的立場,尚不足以構成一套長期的政黨戰略。

加上馬斯克旗下企業與聯邦政府簽訂大量合約,也可能削弱其訴求的正當性。 麥考克爾表示:“馬斯克是全美擁有最多政府合約的人之一,卻要成為自由意志主義者的代表人物? 我存疑。”

4. 潛在受眾間的分歧

馬斯克5日在X對一名網友提出的政黨綱領構想似乎表達贊同,內容包括減少國債、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實施軍隊現代化、支持放松管制與言論自由、主張挺科技與提高出生率的立場,並在其他政策領域維持“中間派”的主張。

不過,喬治城大學副教授諾爾對於馬斯克是否真能組成具凝聚力的政黨群體表達質疑,他指出,民眾確實對現有政黨感到失望、不滿,雖有各自的關切,但這不代表馬斯克擁有一個真正的基本盤。 他究竟在吸引誰? …… 所謂的80%其實根本沒有明確界定。”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